找到相关内容548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光大师——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

    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注4]之说。张廷荣〈印光法师与中国宗教文化三型范〉中,推崇印师儒佛相彰之德量,可导引儒学佛教之正常复兴与开展,为中国宗教文化之新路奠基,而待吾人朝既定之路开拓![注5...乃印师会通儒佛后,所洞见之儒佛关系,是以力倡「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注4]之说。张廷荣〈印光法师与中国宗教文化三型范〉中,推崇印师儒佛相彰之德量,可导引儒学佛教之正常复兴与...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271357.html
  •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蔡日新先生访谈录(续)

    上,社会学家企图以宣传佛教的教义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在学问家那里,他们企图从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艺术的、科学的,抑或是宗教学的等角度来探索佛教,但他们旨在学术造诣的追求;对于宗教家来说,其中也...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971421.html
  • 英伦归来话佛教——净因﹑圆慈法师访谈录

    那些受佛教启迪而创作出来的哲学、文学、绘画及雕塑等方面的伟大作品,可以与任何其它文化所取得的成就相提并论。佛教影响了社会、政治及教育,佛教引导着君主与臣民,佛教还规定了使其信徒按正常秩序生活的道德规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5871440.html
  • 西方文化系列讲座之科学、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说它是红的,所以它是红的。但是万一不巧,来的全部都是色盲,那你说这台布是红的还是绿的呢?那就不好说了啊!(大笑)但是,色盲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说他的眼睛是不正常的。那么昆虫呢?以它们的复眼来看,物体...

    赵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1071734.html
  • 自然之心的奇迹——西藏原始苯教大圆满精义

    圆满教法是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我一点也没有发现如同我从上师那里接受大圆满时该受到的恭敬态度。这些西方人似乎认为在各种场合讨论教法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在酒吧里、或者是在茶余饭后的八卦闲谈中,就像平常...

    丹增旺嘉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3973083.html
  • 郑晓江:佛教之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中阿含经》云:“命终无常,死丧散尽,寿尽破坏,命根闭塞,是名为死。”若以佛教这种生死本质观教导病人,让临终者透悟生死,获得关于死亡的佛法智慧,从而视死为自然且正常之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

    郑晓江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0373234.html
  • 满眼菩提树 心似满月明——解读马明博“菩提树下”系列作品

    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各不一样的心态和手段,所以使用非正常的手段也再所难免,这就成了人性中的罪孽。对于面对罪孽,需要的不是后悔,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去挖掘罪孽源。当下常听言政治者说“知错要改”,“改正...

    峻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2273383.html
  • 江灿腾:晚明《物不迁论》的诤辩研究(1)

    他批评说,《肇论》中  的「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不迁之致明矣」的这段话,不  应误解为「若昔因不灭不化,则众生永无成佛之理」。在他看来,僧  肇的原义应是这样的:「果不俱因」,是说「正常果时...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173399.html
  • 别轻视烦恼你将会被取笑

    操作  不正常。  探讨一下你的心是如何去工作的。如果你在白天能  时时的如此探讨,这样可以阻止紧张情绪的加深,如果  你修行有素的话,你可以了知紧张的原因。不要忘记观  察这紧张!如果你是一位紧张大师...

    西亚多 乌 德加尼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1873497.html
  •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得以正常发挥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一种认同方式的限定方式。卡斯特提出的抗拒性认同,在中国佛教则是一种适应性认同,并以“社会化” 的佛教文化模式,表达为一种组织设计和信仰认同的认定方式,被佛教信徒和公民认同...

    李向平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2373840.html